<form id="v4378"><span id="v4378"></span></form>
    <noscript id="v4378"></noscript>
<sub id="v4378"></sub><sub id="v4378"></sub>

  1. <nav id="v4378"><listing id="v4378"><nobr id="v4378"></nobr></listing></nav>
    <wbr id="v4378"><legend id="v4378"></legend></wbr>

      <tr id="v4378"><p id="v4378"></p></tr>
      1. <form id="v4378"></form>
        1. 搜索信息

          搜索貼子

          搜索新聞

          搜索店鋪

          搜索商品

          搜索團購

          搜索新聞
          國際職教大會
          當前位置:職教網 ☉ 資訊 ☉ 國內新聞 ☉ 綜合資訊
          展開全部

          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開展第28屆
          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的通知

          教語用函〔202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語委、黨委宣傳部、民(宗)委(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文化和旅游廳(局)、廣播電視局、團委,各戰區聯合參謀部、各軍兵種參謀部、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綜合局、軍事科學院科研部、國防大學教育訓練部、國防科技大學教育訓練部、作戰試驗基地參謀部、武警部隊參謀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語委、黨委宣傳部、民宗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團委,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經國務院批準,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以下簡稱推普周)。經研究,定于2025年9月15日至21日舉辦第28屆推普周。為做好本屆推普周相關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開展特色分明、形式多樣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活動,開展推普成就宣傳、典型宣傳,引導社會大眾廣泛參與,引領社會各方面形成推普強大合力,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貢獻語言之力。

            二、活動主題

            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活動內容

           ?。ㄒ唬┙M織開展全國性宣傳活動。全國推普周領導小組九部門將會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組織開展全國推普周開幕式重點活動,同時赴有關地區調研、指導。全國推普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將圍繞活動主題,分別在本系統內開展以下推普宣傳活動。

            1.教育部、國家語委牽頭組織舉辦全國推普周重點活動;開展“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舉辦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全國校園節慶日誦讀等品牌活動;組織開展首批全國示范性特色學校(語言文字推廣應用類)創建;開展“書信共鑄 石榴花開”信件征集、“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及推普融媒體專題宣傳活動。

            2.中央宣傳部推動中央媒體積極宣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成就,報道基層推普典型。

            3.國家民委組織全國民委系統開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宣傳活動。

            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指導各地積極開展“普通話+職業技能”宣傳活動。

            5.文化和旅游部依托各地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場館、博物館等“窗口”和旅游場所,開展經典誦讀、語言文字特色展、全民閱讀、普通話導覽服務等宣傳教育活動。

            6.廣電總局發揮行業引領作用,組織全國各級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視聽平臺在推普周期間積極開展集中宣傳。

            7.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組織開展新兵推普訓練和“軍地聯合”推普活動,抓好部隊普通話學習教育和語言戰斗力提升。

            8.共青團中央組織全國青年學生積極參加“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攜手普通話,青春實踐行”青年志愿者推普進社區等活動。

           ?。ǘ┲笇ч_展地方性宣傳活動。各級教育、語言文字、宣傳、民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文化和旅游、廣播電視、共青團等部門及軍隊相關單位,要緊扣本屆推普周主題和宣傳重點,深入開展具有地方特色和行業特點的宣傳活動,挖掘并展示地方和本系統典型經驗和優秀案例。各地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學校主陣地作用、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示范帶動輻射作用,指導開展質量高、特色鮮明、有影響力的推普宣傳活動,探索打造語言文化類品牌活動。

           ?。ㄈ﹦撔麻_展特色宣傳活動。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將推普周宣傳活動與本系統日常工作有機融合,靈活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鼓勵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積極組織參與推普活動。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等平臺載體,拓展推普活動的領域和范圍。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開展“民族地區推普”“中華經典誦讀”“規范漢字書寫”“成語探華夏”“語言智能”等主題日活動。

            全國推普周領導小組辦公室(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將繼續制作推普周宣傳海報、公益宣傳片等宣傳品,并在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刊發。

            四、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省級教育(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要高度重視推普周有關工作,精心策劃推普周活動方案,推出1—2個重點活動城市(地區),大力宣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典型,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組織有效實施。各地活動方案和總結(含統計數據、文字、圖片、亮點活動、典型案例等)請分別于2025年8月15日前、9月30日前報送全國推普周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強化宣傳引導。各地教育和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要積極會同宣傳部門、廣電部門,大力宣傳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和推普工作的具體舉措、實際成效;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平臺,增加宣傳互動性,吸引更多群眾參與推普工作,提升宣傳集聚效應;要嚴把宣傳方向,嚴防任何機構和個人借推普周搭車開展商業宣傳和活動。

           ?。ㄈ﹪朗馗黜椧?。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舉辦簡約、精彩、創新的推普宣傳活動。要力戒形式主義,不給基層增加負擔,防止盆景式、一陣風式活動,推動推普工作走心走實。要落實主體責任,堅持公益屬性,依法依規組織開展活動。要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加強風險防范,確保推普周各項活動安全平穩有序。

            聯 系 人: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 耿宏莉 張棟

            聯系電話:010-66097122,66097843

            傳 真:010-66096681

            電子郵箱:xuanjiaochu@moe.edu.cn

          教 育 部 國家語委 中央宣傳部

          國家民委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文化和旅游部

          廣電總局 中央軍委訓練管理 部共青團中央

          2025年7月8日

          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征集志愿計劃說明

          (本科批第一次征集)


          一、本次征集填報志愿的時間為7月25日12時至7月26日17時。未查到錄取結果的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填報征集志愿。

          二、本征集計劃是本科批集中填報志愿錄取結束后院校缺額和新增計劃??忌毎凑毡敬握骷嫉脑盒#▽I)填報,以免造成無效志愿。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錄取時不降分,仍執行本科批文化控制分數線。

          三、本次填報志愿操作要求和集中填報志愿時要求一致,請考生登錄我院網站,在規定時間內盡早完成志愿填報。在本次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考生可多次登錄志愿填報系統進行志愿修改和保存并提交,最終以其網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提交成功的志愿為準。

          四、考生要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嚴格保管用戶名及密碼,密碼設置不要過于簡單,不要將密碼告訴他人,不要讓他人代為操作,以防志愿填報信息泄露或被他人篡改。遺忘密碼的考生可在系統登錄頁面點擊“密碼重置”,進行重置密碼操作。登錄成功后,系統將向考生報名時預留的手機號碼發送短信予以提示,如考生本人未登錄而收到登錄短信,請及時修改密碼。

          五、考生身體條件以高考體檢表記載為準。部分院校對考生的身高、體重、視力、色覺、單科成績等有要求,部分院校學費較高,請考生認真查閱擬填報院校招生章程或咨詢院校。

          六、本征集計劃采用PDF格式公布,請考生使用PDF閱讀器查看。部分瀏覽器自帶的PDF閱讀器瀏覽時存在缺字現象,遇到這種情況請考生下載正版PDF閱讀器進行查看。


          附:征集志愿計劃

          1.歷史科目組合

          2.物理科目組合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2025年7月25日

          教職成司函〔202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職業院校教學(教育)指導委員會,有關單位:

          ??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按照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關于專業目錄動態管理的要求,持續優化調整專業設置,決定開展2025年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增補專業論證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務

          ??圍繞國家戰略和區域、行業高質量發展新需求,促進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布局緊密對接,在現行《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基礎上,對職業教育中職、高職專科、職業本科專業目錄提出增補專業建議。

          ??二、工作原則

          ??1.聚焦重點領域。緊密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實體經濟等要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區域重點產業以及民生緊缺領域對高素質技能人才新需求,對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職業,重點論證增補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裝備、集成電路等先進制造業,生物育種、農產品種養和加工、農業經營等現代農業,養老、托育等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相關專業。

          ??2.突出職教特色。增補專業應錨定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具有相對成熟的行業、職業崗位(群)、技術領域依托,有穩定、持續的就業面向。增補專業內涵必須體現職業教育功能定位,不設置學科導向明顯的專業。

          ??3.做好調研論證。充分調研有關領域新技術和產業變革新要求,聽取并吸收相關行業企業、專家意見,分析梳理職業面向,準確界定相應層次的培養目標定位,論證提出專業名稱、職業素養和主要知識、能力要求,確保增補專業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4.加強統籌協調。按照不同層次專業目錄一體化設計要求,注意做好中職、高職專科、職業本科專業的有序銜接,進一步加強職業本科專業建設。注意相近專業之間的內涵區分度,建議增補專業與現有相關專業至少應有50%以上不同的專業核心課程。

          ??三、有關要求

          ??1.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職業院校教學(教育)指導委員會要認真組織本地區(領域)學校、行業、企業提出增補專業建議,特別要充分征詢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議;對增補專業建議進行整理匯總、集中論證,并組織力量修改完善相關材料。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要重點組織對“人工智能+”“無人機+”相關專業增補提出建議。

          ??2.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各領域牽頭學校和企業,要圍繞本領域發展對高技能人才新需求,組織參與學校和企業共同研究論證,經本領域專家委員會審核后,向我司提出增補專業建議。

          ??3.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職業院校教學(教育)指導委員會、高技能人才集群培養計劃各領域牽頭學校和企業,請于8月15日前,通過“全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網址zyyxzy.moe.edu.cn,以下簡稱平臺)提交各建議增補專業的論證報告(體例框架詳見附件1)、專業簡介(體例框架詳見附件2)以及匯總表(附件3,需蓋公章)。

          ??聯系人及電話:

          ??1.教育部職成司 李老師 010—66096266

          ??2.教育部職教中心 高老師 010—58556712

          ??3.平臺技術支持 朱老師 18613800798

          ??附件:1.建議增補專業的論證報告(體例框架)

          ?????2.專業簡介(體例框架)

          ?????3.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增補建議匯總表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

          2025年7月4日

          ??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精神,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教師函〔2019〕4號)、《教育部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和培育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教師函〔2021〕7號)》要求和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簡稱國家級團隊)建設工作安排,經自評總結、核查確認、綜合評議等環節,擬確定第二批國家級團隊241個(名單見附件),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7月22日至7月28日。

          ??公示期內,如對名單有異議,請以書面形式反映,反映情況須客觀真實。以單位名義反映的須加蓋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的應署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和聯系電話,反映情況的書面意見請于2025年7月28日之前通過郵遞、傳真或電子郵件(掃描件)形式送達教育部教師工作司。

          ??聯系電話:010-66097715

          ??傳真:010-66020522

          ??電子郵箱:fzc@moe.edu.cn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單大木倉胡同37號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郵編100816)

          ??附件: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公示名單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

          2025年7月22日

          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征集志愿計劃說明

          (本科提前批A段

          一、本次征集志愿填報時間為7月11日17時至7月12日10時。未查到錄取結果的考生根據自身情況填報征集志愿。

          二、本征集計劃是本科提前批A集中填報志愿錄取結束后院校缺額和新增計劃。考生須按照本次征集公布的院校(專業)填報,以免造成無效志愿。院校在征集志愿錄取時,如控制線上生源不足,經招生院校申請,有降分錄取的可能,低于相應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可以填報。

          三、對面試、體檢、體能測試、考察或專業測試有要求的院校(專業),考生須在前期已參加相應面試、體檢、體能測試、考察或專業測試并合格,還要注意各院校(專業)的招生要求。

          四、本次填報志愿操作要求和集中填報志愿時要求一致,請考生登錄我院網站,在規定時間內盡早完成志愿填報。在本次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考生可多次登錄志愿填報系統進行志愿修改和保存并提交,最終以其網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提交成功的志愿為準。

          五、考生要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嚴格保管用戶名及密碼,密碼設置不要過于簡單,不要將密碼告訴他人,不要讓他人代為操作,以防志愿填報信息泄露或被他人篡改。遺忘密碼的考生可在系統登錄頁面點擊“密碼重置”,進行重置密碼操作。登錄成功后,系統將向考生報名時預留的手機號碼發送短信予以提示,如考生本人未登錄而收到登錄短信,請及時修改密碼。

          六、考生身體條件以高考體檢表記載為準。部分院校對考生的身高、體重、視力、色覺、單科成績等有要求,請考生認真查閱擬填報院校招生章程,以免影響錄取。

          七、本征集計劃采用PDF格式公布,請考生使用PDF閱讀器查看。部分瀏覽器自帶的PDF閱讀器瀏覽時存在缺字現象,遇到這種情況請考生下載正版PDF閱讀器進行查看。

           

          附:征集志愿計劃

          1. 本科提前批A段_物理科目組合

          2. 本科提前批A段_歷史科目組合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20257月11日

          教師廳函〔2025〕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按照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部署,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深化教師隊伍改革創新,決定實施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聚焦集成化、智能化、國際化,堅持以人為本、應用為要,突出發展導向、改革驅動、統籌協同,以提高教師數字素養為關鍵,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創新應用為牽引,擴大優質資源和服務供給,開辟教師發展新賽道、塑造教師發展新優勢,打造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堅強支撐。

          ??經過3至5年努力,教師數字素養全面提升,熟練應用數字化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成為新常態,探索形成大規模因材施教和人機協同教學的有效路徑。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師發展的支持體系不斷完善,教師教育優質資源和服務供給豐富,形成自主選擇、靈活多元的教師發展模式。數字化治理能力顯著提高,建立起有利于教育家成長的良好環境,形成優秀教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二、重點任務

          ??(一)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行動。建立以教師數字素養標準為引領、以培訓研修為手段、以應用驅動和實踐提升為特色的教師數字素養發展路徑。

          ??1.完善教師數字素養標準體系。結合教師發展的時代要求,制定教師智能素養標準、中小學書記校長數字能力標準、高校教師數字能力框架,建立分類分級能力體系,為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和教師教育資源開發等提供依據。修訂教師專業標準、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將數字素養、智能素養作為核心能力,強化教師培養、培訓的前瞻性引領。

          ??2.推進教師數字素養培訓全覆蓋。教育部制定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指南,分類指導地方和學校開展教師、中小學書記校長、教師培訓者的數字素養培訓工作。依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開展教師數字素養培訓,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開設人工智能、數字素養專題,開展教師校長人工智能專項培訓。地方、學校要制定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研修活動,創新培訓組織機制與模式,推動教師立足真實場景開展數字化實踐創新,通過多種方式實現教師數字素養培訓全覆蓋。

          ??3.持續開展教師數字素養測評。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師數字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委托第三方開展教師數字素養測評。構建完善教師數字素養畫像和區域教師數字素養發展指數,并進行持續跟蹤評估,定期發布測評報告,推動地方不斷完善動態發展的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機制。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匯聚教師發展大數據,探索數據驅動的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路徑。

          ??(二)數字賦能教育教學改革行動。加強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動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轉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4.加強數字環境建設。地方、學校要結合實際建設智慧校園,提升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助力教師常態化開展數字化教學。區域教師發展機構要升級建設智能研訓室,助力教師深入開展數字化學習。師范院校要統籌多方資源建設智慧教育中心,為師范生提升智能條件下開展教育教學的能力提供保障。工程類院校、職業學校相關專業要加強數字課堂建設,實時在線觀摩工廠車間等,形成專業培養與實習實踐環節的有機銜接。

          ??5.深化數字技術應用。引導、規范地方、學校與數字科技企業、科研院所等開展深度合作,基于大模型研發教師智能助手,全流程支撐教師教研備課、作業管理、學情分析、學生評價、培訓研修等工作,為教師賦能增效。全面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遴選各地各校創新應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典型案例,強化經驗模式的大范圍推廣、成熟工具平臺的規?;瘧谩VС峙e辦教師教學交流展示和研討活動,推廣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先進經驗。

          ??(三)教師發展模式數字轉型行動。統籌推進師范生培養和教師研訓的數字化轉型,促進教師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構建名師引領、協同提升的良好生態。

          ??6.推進教師培養培訓方式轉型。教師教育相關院校要改革師范生課程體系,將數字教育相關內容納入必修課程,增加人工智能應用、跨學科教學等方面的課程比重。改革培養模式,探索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師范生診斷課堂教學行為,指導及時改進。構建基于智能技術的見習模式,實時觀摩中小學課堂、開展交流互動,提升實踐能力。深化教師培訓數字化改革,推進數據精準驅動、線上線下一體、理論實踐融合的模式改革,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帶動教師研修常態化、機制化。

          ??7.完善教師自主學習機制。依托國家教育大數據中心,推進多平臺、多終端的教師學習數據整合歸集,實現教師職前學習與職后發展的數據聯通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精準推送學習資源,更好滿足教師發展需求。建立教師終身學習積分,推進學習積分在教師考核評價、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等方面的有效應用。

          ??8.強化名師領學領研領教。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和虛擬教研室建設,發揮名師的引領帶動作用。實施“數字支教”行動,統籌名師資源,開展協同教研、網絡跟崗、在線幫扶,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引導地方建立教師發展協作體,積極開展跨區域、跨學校的集體教研和組團培訓,提升教師協同發展成效。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同步互動課堂”常態化應用。

          ??(四)教師發展數字資源供給行動。全面加強教師發展數字資源建設,深化資源共享、優化服務供給,為教師終身學習和實踐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9.豐富資源內容。圍繞國家戰略急需領域和教育改革發展重點任務,進一步匯聚教師發展優質資源,重點建設師德師風、數字素養培育、科學和工程教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資源。建立優質教師發展資源征集遴選機制,加大優質資源開發與使用激勵力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資源開發,推進優質資源匯聚集成,構建多元參與、動態更新的教師發展資源體系。

          ??10.提升資源質效。創新教師發展資源形態,組織編寫人工智能教師讀本,開發多模態數字教材、學科知識圖譜、沉浸式師訓系統等新型資源,提供智能交互、自動問答、內容生成等功能,提高資源的智能性和實用性。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挖掘教師使用行為數據,提升優質資源推送精準度,降低教師資源獲取門檻,推動資源動態優化和服務提質。

          ??(五)教師發展數字治理行動。推動教師發展服務管理全流程數字化,統籌發展和安全,營造積極健康的教師發展環境。

          ??11.優化教師發展服務。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強教師發展綜合服務管理功能,全流程采集匯聚“國培計劃”等教師發展項目數據,實現流程優化、數據集成和智能協同。充分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建立教師教育大模型,加強對不同學科、不同學段教師需求的監測、預測,優化教師教育專業設置,強化師范專業的規范管理和動態調整。

          ??12.推進管理改革創新。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將數字素養納入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考察范疇,高校教師資格認定中要將數字素養作為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方面進行考察。推動數據支撐的教師評價改革,推動實現教學全過程、發展全要素伴隨式數據采集,開展多維度的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和綜合評價,促進評價結果應用于資格認定、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等,提升評價的精準性,發揮評價對教師發展的支持作用。

          ??13.增強數字安全保障。研究制定教師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指引,強化教師在數字化應用實踐中的倫理責任和行為規范,合理合規使用數字技術。地方、學校要建立健全教師數據安全保障機制,開展數字倫理主題教育,加強教師網絡行為監管,引導教師在數字教育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中涵養高尚師德和教育家精神。

          ??(六)數字教育教師國際合作行動。深化與世界各國在教師發展方面的深度融合,強化在面對數字化、人工智能全球挑戰中的交流合作、共同應對,提供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構建命運共同體。

          ??14.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用好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等高水平對話交流平臺,共建全球教師能力合作網絡,構建數字教育國際合作新格局。建好全球教師發展學院平臺,以周邊國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非洲國家等為重點,開展教師人工智能培訓、數字化協同教研和“人機共育”等方面的國際合作,生成數字化資源,推動開放共享。推廣交流《教師數字素養》標準,聯合有關國際組織積極參與教師數字素養相關標準與規則制定,積極參與國際組織高校教師數字化轉型能力認證等相關標準建設,貢獻中國數字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三、組織保障

          ??加大政府統籌力度,建立分區域專家指導機制,開展針對性研究、指導和督促。將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作為地方和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制定專門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細化任務落實,確保各項任務目標如期完成。推進“百區千校萬師”建設,推出百個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特色區,千所數字化賦能教師特色校,萬名數字化發展名師,加強對地方和學校的引領,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及時總結經驗成效,加大典型案例的宣傳推廣。地方和高校要優化支出結構,創新投入機制,拓展經費來源,推動財政投入、技術研發、產業開發、學校應用的協同聯動,強化社會多元參與,多渠道籌措經費,切實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教育部辦公廳

          2025年7月2日

          我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將于7月7日正式開始。各批次錄取時間如下:

          1.本科提前批A段

          ●7月7日至11日 集中填報志愿錄取

          ●7月12日至13日 征集志愿錄取

          2.本科提前批B段、對口本科批

          ●7月13日至15日 集中填報志愿錄取

          ●7月17日至18日 征集志愿錄取

          3.本科提前批C段

          ●7月19日至21日錄取

          4.本科批

          ●7月22日至24日 集中填報志愿錄取

          ●7月27日至28日 第一次征集志愿錄取

          ●8月2日至3日 第二次征集志愿錄取

          5.??铺崆芭?、對口??婆?/strong>

          ●8月4日至6日 集中填報志愿錄取

          ●8月8日至9日 征集志愿錄取

          6.??婆?/strong>

          ●8月10日至12日 集中填報志愿錄取

          ●8月14日至15日 第一次征集志愿錄取

          ●8月18日至19日 第二次征集志愿錄取

          ●8月26日至27日 第三次征集志愿錄取

          以上是我省2025年普通高考各批次(段)錄取時間預計安排,根據錄取進程,時間可能有所調整。

          各批次志愿填報時間請考生查看準考證背面或登錄河北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查看《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考志愿填報須知》。

          考生可通過以下方式查詢錄取結果:

          1.通過河北省教育考試院官網(www.hebeea.edu.cn)、官方微信公眾號(hbsksy)、APP客戶端(掃描河北省教育考試院網站的二維碼下載并安裝Android系統或IOS系統的手機客戶端軟件)查詢;

          2.通過縣(市、區)高考咨詢服務站查詢;

          3.通過院校網站查詢或者直接向院校咨詢。

          特別提醒:因各批次(段)包含的高校數量眾多,各高校錄取進度不盡相同,有的錄取結束時間較早,有的結束較晚,因此,填報同一批(段)志愿的考生,查詢到錄取結果的時間不一定相同。如在本批次(段)征集志愿填報前或者下一批次(段)集中填報志愿錄取開始前,仍未查到本人錄取結果,說明未被錄取??稍谝幎〞r間內填報征集志愿或者等待下一批次(段)志愿的錄取。

          來源: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教基函〔2025〕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經全國教育裝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現發布以下7個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JY/T 0653—2025《普通高中數學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JY/T 0654—2025《普通高中物理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JY/T 0655—2025《普通高中化學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JY/T 0656—2025《普通高中生物學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JY/T 0657—2025《普通高中地理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JY/T 0658—2025《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JY/T 0659—2025《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以上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1. JY/T 0653—2025《普通高中數學教育裝備配置標準》

          ?????2. JY/T 0654—2025《普通高中物理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3. JY/T 0655—2025《普通高中化學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4. JY/T 0656—2025《普通高中生物學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5. JY/T 0657—2025《普通高中地理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6. JY/T 0658—2025《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7. JY/T 0659—2025《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裝備配置標準》

          教?育?部

          2025年6月12日

          教社科廳函〔202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現決定開展第四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以下簡稱展示活動),有關安排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標

          ??聚焦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三進”這一核心任務,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內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鼓勵各地高校積極開展與中小學思政課共建,共同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在教學理念、課堂形態、內容編排、方法創新、工具應用等多個維度上,展示思政課新氣象新作為,實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育人效果。鮮明樹立思政課“教學優先”評價導向,表彰一批深耕教學、潛心育人的優秀教學團隊和教師,推廣一批優質教學資源和先進教學方法。

          ??二、展示課程和教學依據

          ??(一)展示課程

          ??本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高職??啤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研究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二)教學依據

          ??遵循各門思政課最新版統編教材精神,并參照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的相關課程配套課件,其中“形勢與政策”課依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高?!靶蝿菖c政策”課教學要點》(網絡評審提交的教學資源依據2025年上輯,現場教學展示依據2025年下輯)。各門課程下設若干教學專題,按不同賦分系數對網絡評審、現場評審得分進行加權(附件1),鼓勵一線教師加快補齊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歷史文化素養、實踐經驗、教學方法、學情分析等方面短板弱項,不斷完善知識能力結構,把更多教學專題講深、講透、講活。

          ??三、參加方式和參加資格

          ??(一)參加方式

          ??采用教學團隊+教師個人展示的混合參加方式。所有報名教師均須為高校思政課專職教師,且2025年在“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信息庫”更新過個人信息(教師信息更新工作另行通知)。

          ??(二)教學團隊參加資格

          ??1.所在高校已設立與本通知規定展示課程相對應的基層教學組織,負責該課程的教學安排、教學研究、集體備課、教學管理、教師發展、交流合作等教學組織實施工作。

          ??2.該基層教學組織建制齊全,擁有專職思政課教師5人以上,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學歷層次、學科背景、年齡結構等布局合理,形成良好梯隊。

          ??3.該基層教學組織運轉正常,制度化開展集體備課,教學業績突出,已在省級以上思政課教學競賽中獲獎,并已承擔省級以上思政課教學研究課題。

          ??4.同一高校同一門展示課程限報1個教學團隊,團隊專職教師為5至10人,鼓勵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負責人、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等牽頭組建團隊。

          ??(三)教師個人展示參加資格

          ??1.從事思政課教學工作3年以上,在所報名教學團隊發揮骨干作用。

          ??2.政治素質過硬。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所授課程。

          ??3.師德師風優秀。模范踐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行為規范和準則》,自覺弘揚教育家精神,深受學生尊重好評。

          ??4.綜合能力突出。熱愛思政課教學事業,2022年秋季學期以來,連續3個學年穩定承擔所報名展示課程的教學工作,每學年思政課教學評價結果排名位居所在高校全體思政課教師教學評價結果前40%。養成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的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博覽群書,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扎實的理論功底、開闊的思維視野,對馬克思主義有研究、有見地、有信仰。

          ??5.同一高校同一門展示課程的教學團隊限報1名教師。往屆展示活動特等獎、一等獎獲獎教師及曾報名兩屆展示活動(含形式審查未通過)的教師不再參加個人展示。

          ??四、活動流程

          ??(一)組建教學團隊開展教研

          ??各省級教育部門組織屬地各高校,按本通知要求組建各門展示課程的教學團隊。高職??茍F隊重點到中等職業學校、本科團隊重點到普通高中、研究生團隊重點到本科高校聽課調研,將相鄰學段思政課最新版統編教材和本學段展示課程教學依據進行對照研究,深入了解相鄰學段思政課的課程標準和教學考核要求,細化提煉本課程各專題教學重點,形成與相鄰學段思政課的《教學重點內容對照表》,在教學實踐中切實解決重復、倒掛、不銜接等問題,并根據團隊成員教學情況遴選培養參加個人展示教師。

          ??(二)組織遴選推薦報名

          ??各省級教育部門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從嚴把關、擇優推薦的原則,根據各門展示課程參加資格和報名名額(附件2),經5個工作日公示,于2025年7月31日前確定擬推薦教學團隊和個人展示教師,并通知準備網絡評審教學資源。2025年9月15日前,憑省級賬號、密碼登錄集體備課平臺(http://bk.bjcipt.com)為個人展示教師報名。個人展示教師于2025年9月20日前,根據集體備課平臺發送的提示信息,使用本人賬號、密碼登錄平臺,填寫、打印教學團隊及本人報名表,送所在單位相關部門審核并加蓋公章,教學團隊成員排名以報名表排序為準。各省級教育部門統一收齊教學團隊及個人展示教師報名表,審核把關后加蓋公章,于2025年9月30日前(以寄出日期為準)寄至教育部科研發展中心。

          ??(三)制作上傳教學資源

          ??個人展示教師結合教學團隊的建議,在報名時選定3個教學專題,并從中選擇1個專題,結合《教學重點內容對照表》,精心制作體現一體化建設要求和本學段重難點的教學資源。于2025年9月30日前登錄集體備課平臺,上傳《教學重點內容對照表》以及所選專題的學情分析報告、學生常見問題清單、創新教案、創新課件、講授視頻(附件3)。

          ??(四)網絡評審

          ??教育部組織對教學團隊和個人展示教師報名表進行形式審查。對通過形式審查的教師提交的教學資源進行綜合評審(附件4),確定參加現場教學展示的教師名單。

          ??(五)現場教學展示

          ??分課程組織,重點展示教師教學水平、讀書儲備和解疑釋惑能力,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六)公布活動結果和表彰決定

          ??擬評選表彰特等獎30名、一等獎60名、二等獎210名,優秀教學團隊100個。面向省級教育部門擬評選表彰10名優秀組織獎。教育部向上述獲獎者頒發證書。

          ??五、支持保障

          ??(一)開展“云上大練兵”。各省級教育部門要指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職業學校思政課建設協作組為高校思政課教學團隊開展聽課調研提供便利,建立常態化、全覆蓋的跨學段聽課磨課工作機制,組織各高校思政課教師在集體備課平臺收看磨課直播,深入研討各學段思政課同類教學內容的不同側重點和相互銜接點等,推動思政課統編教材體系轉化為一體化教學體系。

          ??(二)組織“名師當教練”。現場教學展示名單確定后,各省級教育部門要選派積極參與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提升行動”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和往屆展示活動獲獎教師,幫助參賽教師制定備賽方案,博采眾長,提高綜合教學能力。

          ??(三)提供“備賽資源包”。第三屆展示活動優秀教案已在《教學與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教育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北京教育(德育)》《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學刊》等發表;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開發的2024年版“同題異構”教學資源在集體備課平臺發布,供廣大教師參考使用。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以賽促教。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及時將本通知轉發屬地各高校,全面宣傳動員,廣泛組織思政課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展示活動,達到以賽促教、全員提高的目標。各高校要將組織參與本屆展示活動作為落實《普通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劃(2025—2027年)》的重要舉措,將獲獎情況納入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關鍵業績,加大對優秀教學團隊的支持力度,整體提升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

          ??(二)嚴選推優,導向正確。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堅持歷史、全面、發展的眼光,做好教學團隊和個人展示教師遴選推薦工作,既要看教師個人在特定選拔活動中的表現,更要注重所屬團隊一貫的教學研究、育人實績、人才培養和師德師風表現,確保參與機會公平,推薦結果充分體現“教學優先”評價導向和“大抓基層”的工作導向。各高校要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對擬提交參評的各項教學資源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展示活動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確保思政課建設的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

          ??(三)理實貫通,數智賦能。各省級教育部門要組織思政課教師觀摩學習領導干部進校園講思政課,不斷豐富教學“素材庫”和“工具包”,增強教師理論聯系實際、針對性解疑釋惑等核心育人能力。有條件的高校要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思政課改革創新,舉辦專門培訓,提升思政課教師數字教學能力和備課備賽水平,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附件:1.第四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賦分系數表

          ?????2.第四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教學團隊報名名額分配表

          ?????3.第四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上傳資源說明

          ?????4.第四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評審參考標準

          教育部辦公廳

          2025年6月13日

          一、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考生成績統計表

          二、2025年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對口升學考生成績統計表

          三、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音樂表演類(聲樂)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四、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音樂教育類(聲樂主項)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五、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音樂表演類(器樂)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六、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音樂教育類(器樂主項)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七、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舞蹈類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八、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美術與設計類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九、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戲劇影視表演類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十、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戲劇影視導演類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十一、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服裝表演類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十二、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播音與主持類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十三、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書法類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十四、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體育(歷史科目組合)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十五、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體育(物理科目組合)成績統計表(綜合成績·專業成績)

          備注:
              1.以上藝術、體育類成績統計表中的人數為文化成績、專業成績均在本科控制線上的考生人數統計。

          2.以上文件格式為PDF格式,請用PDF閱讀器查看。

          來源: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河北省高考志愿填報智能參考系統(以下簡稱參考系統)6月26日17時起正式上線,此參考系統已更新2025年招生計劃、考生成績統計等相關數據。參考系統由河北省教育考試院組織國內專家團隊研發,是面向全省考生免費提供高考志愿填報參考服務的官方平臺,具有權威性、科學性、公益性、便捷性等特點。

          參考系統開放時間為2025年6月26日17時至8月1日17時,屆時,考生可輸入http://www.hbzyck.com登錄參考系統。為方便考生,今年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對口類考生從同一個入口登錄,系統根據考生號自動確定考生類型,考生可在輸入個人信息之后選擇批次。登錄參考系統時的用戶名為考生號,初始密碼為考生身份證號碼后六位(如考生此前體驗過系統并修改了密碼,使用改后密碼)??忌醮蔚卿泤⒖枷到y后,請務必及時修改登錄密碼,并妥善保管相關信息。

          參考系統適用于普通類本科批、??婆ň缓崆芭?,藝術類本科提前批B段及??铺崆芭?,體育類本科提前批B段及??铺崆芭?,對口升學本科批及??婆钠叫兄驹柑顖髤⒖肌⒖枷到y包含院校信息、專業簡介、百問百答、專業選擇測試、查詢計劃等模塊,以2022、2023、2024三年的招生考試數據為基礎,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對照招生院校各專業三年來的錄取分數及位次,篩選自己的意向志愿??忌恍栎斎敫呖汲煽?、選考科目等信息后,系統即可篩選出符合考生報考條件的專業(類),考生也可以按照省份、城市、學校、專業等條件篩選高校和專業(類)??忌赏ㄟ^“導出EXCEL志愿表”“導出WORD志愿表”按鈕獲取詳細的志愿填報參考結果。

          特別提醒考生注意:

          一、考生使用參考系統不收取任何費用。河北省教育考試院未授權或委托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制作和發放參考系統使用卡。

          二、志愿填報期間,考生可以重復登錄使用,不限次數及時長。系統退出后不會清除意向志愿列表,考生可再次登錄查看并修改。

          三、參考系統并不適用于相關批次征集志愿的填報參考。

          四、音樂類考生可以一次性輸入兩個類別的成績,在兩個類別間自由切換,分別選擇音樂教育和音樂表演進行志愿篩選,分別導出音樂教育和音樂表演的意向志愿。

          五、請考生妥善保管個人密碼,如忘記密碼,須本人攜帶身份證及準考證就近到市、縣、中學高考咨詢服務站或通過手機短信驗證碼方式進行重置。

          六、參考系統僅為考生選擇志愿提供輔助服務,并非正式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忌顖笾驹刚埖卿浐颖笔〗逃荚囋汗倬W進行操作。

          七、參考系統開放期間如遇系統維護,將及時在系統首頁發布公告。在使用過程中,考生如對參考系統有任何意見或建議,在登錄參考系統后的界面點擊“意見反饋”留言反映。

          來源: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志愿填報輔助系統分本科階段和??齐A段兩個時間段進行開放,各階段包含批次及其相關功能開放時間安排如下。

          注:①此表所列時間為志愿輔助系統各批次(科類)相關功能的開放時間,不是志愿填報時間,請考生注意。

          ②志愿填報輔助系統僅對集中填報志愿提供相關輔助功能,征集志愿不提供。

          ③系統開放期間,每天0時至6時為系統的維護時間,考生無法登錄系統。

          來源: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教思政廳函〔2025〕1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把廉潔教育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養德修身始終,以廉潔文化涵養校園正氣,堅定不移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按照《教育系統2025年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要點》(教黨函〔2025〕34號)工作部署,教育部決定舉辦第十屆高校廉潔教育系列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清風育德守初心 廉潔篤行擔使命”——第十屆高校廉潔教育系列活動。

          ??二、活動組織

          ??活動面向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和在校學生開展,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辦,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華東師范大學承辦,微言教育、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微博等協辦。

          ??三、活動內容與形式

          ??活動結合高校實際,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促進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樹榜樣,教師廉潔從教正己身,學生廉潔成長重品德,圍繞“學廉、思廉、踐廉”三大主線展開。

          ??(一)“學廉知廉”知識問答單元

          ??在線參加廉潔知識問答和廉潔視頻故事答題。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以及黨的歷史上廉潔文化建設等相關內容融入題庫建設中,進一步推動形成學習熱潮。廉潔知識問答,關注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或通過“中國大學生在線”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參與答題及線上活動;廉潔視頻故事答題,通過微博參與#我為學校贏蓮子#話題,進入活動專題小程序,參與視頻故事答題及相關線上活動。

          ??(二)“思廉傳廉”作品征集單元

          ??1.“思廉潤初心”作品征集

          ??(1)“話廉修德”校園征文

          ??根據活動主題,結合學習與工作實際,以詩歌、散文、隨筆、記敘文、信件等形式,記錄新時代校園廉潔文化建設鮮活實踐,展現清風正氣滌蕩下的精神風貌,彰顯“以廉修身,以潔修德”的價值追求。

          ??(2)“繪廉鑄魂”創意征集

          ??從校園景觀、校史故事、文獻古籍中的廉潔典范、文物中的廉政符號等維度汲取靈感,通過中國畫、書法(含篆刻)、創意海報、公益廣告、文創設計、藝術裝置等多元化創作形式,將廉潔理念轉化為可視化、可感知的藝術表達,讓青年學子在藝術實踐中深化廉潔認知,涵養清風正氣。

          ??(3)“視廉正行”視頻征集

          ??聚焦身邊的廉潔故事、廉潔典型,通過短視頻、微電影、微紀錄片、情景劇等形式,將廉潔理念轉化為生動影像,用光影語言書寫新時代廉潔文化篇章,推進廉潔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廉潔教育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構筑風清氣朗的育人生態。

          ??2.“傳廉促擔當”廉潔文化地圖素材征集

          ??面向全國高校征集“清風印跡”廉潔文化地圖集素材,深入挖掘廉潔文化的歷史縱深與時代價值,梳理各高校蘊含廉潔相關的場館、場所及相關素材,構建覆蓋全國的“廉潔文化地圖”。通過標注各高校與廉潔相關的歷史遺跡、紀念場館、教育基地、藝術作品、文化品牌和學科課程,串聯古今廉潔故事,為高校黨員干部、師生群體及公眾提供可視化、可感知的廉潔文化教育資源,打造沉浸式廉潔教育載體。

          ??(三)“踐廉守廉”篤行單元

          ??圍繞廉潔教育主題,通過打造一批優秀“樹廉風”廉潔文化課、“青廉說”廉潔微網課、“尋廉脈”廉潔實踐課,多維度強化廉潔教育實效,營造人人學廉、知廉、崇廉、踐廉的廉潔文化氛圍。

          ??1.“樹廉風”廉潔文化課

          ??緊扣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為主線,將廉潔教育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通過系統化課程設計與場景化活動開展,依托開學第一課、畢業最后一課、日常思政課,構建“全時段覆蓋、全要素滲透、全過程參與”的廉潔文化育人格局。

          ??2.“青廉說”廉潔微網課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圍繞“青史鏡鑒·破形式主義之弊”“清風傳家·守公私分明線”“數字守節·樹清朗網絡觀”“青矜持儉·踐節約新風尚”等主題,深挖經典廉潔文化典故,遴選優秀學生代表以微視頻形式錄制“青廉說——廉潔文化大聯學”網絡微課,通過角色帶入強化責任擔當,形成青年影響青年的廉潔文化傳播效應,培育知行合一的廉潔踐行者。

          ??3.“尋廉脈”廉潔實踐課

          ??利用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學生走進廉潔場館、教育基地、歷史遺跡等,通過具身化的文化體驗與深度參與,實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內化”的轉變。讓師生在觸摸廉潔文化溫度的同時,自覺做知廉、守廉、踐廉的行動者,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建設清朗社會注入無限動能。

          ??四、活動安排

          ??2025年6月啟動,2025年12月結束。分動員組織、省級推薦、審核把關、宣傳展示等階段。

          ??(一)動員組織

          ??6月—9月,各高校結合學校實際,根據活動要求,組織師生開展系列活動,有針對性打造和推薦優秀作品及素材。

          ??(二)省級推薦

          ??7月15日前,各省級教育部門提交廉潔文化地圖素材,按照屬地高校數量10%遴選推薦地圖素材。

          ??9月30日前,各省級教育部門提交其他類作品,按照屬地高校數量10%遴選推薦相關作品。

          ??(三)審核把關

          ??7月—9月,組織專家篩選各地推薦的素材,進行廉潔文化地圖編制工作。

          ??10月組織專家對各地推薦的作品進行審核,確保參與集中展示的作品導向正確、思想積極、質量過硬。廉潔知識問答將綜合答題質量、完成時間等因素對優秀學員頒發電子學習認證證明。

          ??(四)宣傳展示

          ??11月通過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中國大學生在線、各高校傳播矩陣對入選優秀作品和活動成果進行線上展播、部校聯動,共同營造濃厚廉潔氛圍,提升廉潔教育實效。

          ??(五)活動總結

          ??12月各高校根據活動開展情況,總結活動經驗,建設“廉潔教育資源庫”,推動成果常態化應用,繼續深化部署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有關工作,推動廉潔教育走深走實。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地各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抓好廉潔教育作為全面落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部署要求的重要舉措,結合實際抓好統籌協調、精心謀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各省級教育部門請于2025年6月30日前將活動負責部門聯系信息(附件8)發送至xcc@moe.edu.cn。

          ??(二)把準方向,嚴格標準。各地各高校要強化政治意識,堅持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把好政治關,堅持質量為本、內容為王把好質量關,堅持公平公正、有序有力把好程序關。堅決杜絕各類弄虛作假行為,不得提交有知識產權爭議、違法涉密等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作品。

          ??(三)加強宣傳,注重實效。各地各高校要增強政治本領、做好輿論引導,把握傳播規律、整合宣傳資源、運用新興技術、創新機制建設、形成宣傳合力,以有形有效的宣傳引導推動廉潔教育走深走實。圍繞廉潔主題開設好專題專欄專版、開展好展覽展播直播,融合教育教學和實習實踐,因時因勢因事推進,分層分類宣傳,推動廉潔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六、聯系方式

          ??華東師范大學:021-54344794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010-56803635,010-56803633

          ??中國大學生在線:010-56803663,010-56803607

          ??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010-66096964,010-66096859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010-66096672,010-66096675

          ??附件:1.知識競答工作要求

          ?????2.作品、地圖素材征集和課堂實踐案例報送要求

          ?????3.高校廉潔教育作品推薦表

          ?????4.廉潔文化地圖素材推薦表

          ?????5.高校廉潔教育課堂實踐案例申報書

          ?????6.高校廉潔教育作品省級推薦匯總表

          ?????7.高校廉潔教育作品省級材料明細表

          ?????8.省級教育部門工作聯系信息表

          教育部辦公廳

          2025年6月9日

          教職成廳函〔2025〕1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部署,加強職業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現就2025年職業學?!凹寄艹刹?強國有我”系列育人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年度活動主題

          ??賡續紅色血脈·立志技能報國

          ??二、總體要求

          ??堅持正確方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堅持育人為本,強化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心理調適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堅持面向人人,根據青少年認知特點、興趣需求,開展各類學生易于接受、便于參與、樂于展示的育人活動,助力每一名學生的成長發展。

          ??三、活動內容

          ??各地各職業學校要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要求,結合區域特點、學校實際、專業特色,重點圍繞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閱讀習慣,提升綜合素養等五個方面,組織開展育人活動。

          ??(一)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1.銘記奮斗歷程。組織學生參觀革命遺址、紀念館、博物館、烈士陵園等,觀看紅色影視作品,研學主題書籍、文獻,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常態化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宣傳教育;舉行老兵宣講、專題講座等,引導學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

          ??2.傳承紅色基因。組織開展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宣講活動,邀請親歷者、見證者、傳承者等為學生講述偉大精神。開展紅色教育主題班會、黨團日活動,舉行“國旗下的思政課”、愛國歌曲傳唱等活動。找準學校發展與重要歷史事件、新中國發展、產業發展歷程的聯結點,發掘用好特色育人資源,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

          ??3.樹立報國理想。圍繞“銘記歷史 展望未來”“新時代 新職業 新工匠”“祖國成就我來講”等主題,開展演講、征文等活動,引導學生總結分享學習感悟,結合所學專業暢談技能報國理想。組織學生以書信、微視頻等形式寄語2035年的自己,展望強國建設,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堅定技能成才信念。

          ??(二)勞動習慣養成行動

          ??1.弘揚勞動精神。開設“勞模工匠大講堂”,邀請勞模工匠為學生上好“開學第一課”和“匠人匠心”的行業故事等“大思政課”,講述自身成長成才經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通過“大師帶小徒”“勞模面對面”“匠人工作坊”等活動,讓學生在與勞模工匠面對面交流、手把手學技的過程中,培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

          ??2.樹立勞動榜樣。組織學生尋訪新時代以來涌現的職業學校優秀畢業生,挖掘分享典型事跡和成功經驗,以身邊看得見、學得了、可再現的鮮活案例,激勵學生立志技能成才。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和所學專業,結合學業基礎、技能水平、興趣特長等,明確發展方向,將相關領域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勞動模范、技術能手、創業之星等作為成才榜樣。高職學校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

          ??3.提高勞動能力。迭代升級學校勞動教育清單,組織學生以日、周、月為節點,分階段制訂勞動計劃,完成勞動任務,逐步培養勞動觀念、激發勞動興趣、形成勞動習慣。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活動。用好校內設施設備和場所,積極服務普通中小學生勞動教育、職業體驗。

          ??(三)技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

          ??1.踐行傳統美德。舉辦專題講座報告、美德故事分享會、微視頻展播、主題班會等活動,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誠實守信、孝老愛親、勤儉節約、廉潔自律等中華傳統美德。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所學技能參加志愿服務,回報社會;結合全國“敬老月”,加強老年國情教育,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敬老慰問服務等活動。結合實習實訓工作,加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

          ??2.傳承非遺技藝。以感受新時代偉大成就、偉大變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為主題,組織學生依托所學專業和掌握的技能,創作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非遺作品。推動非遺進專業、進課堂、進社團,通過體驗式、參與式的活動,提高學生學習、保護、傳承和宣傳非遺的積極性。

          ??3.學習中華經典。舉辦誦讀會、詩詞比賽、分享會、作品展示等活動,推動學生梳理中華經典所包含的職業元素、教育元素,學習、交流相關經典篇目。發揮中華經典的美育功能,組織學生閱讀、誦讀、演唱、賞析、書寫、篆刻中華經典,提高審美素養。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等。

          ??(四)“未來工匠”讀書行動

          ??1.突出閱讀主題。鼓勵學生認真閱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習近平著作選讀》等,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用好定期更新的職教學生讀黨報活動視頻資源,結合晨讀、“課前五分鐘”、班團會等,組織學生收聽收看、跟讀跟學,延伸閱讀《人民日報》有關篇目原文。

          ??2.拓展閱讀內容。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專業、成才目標,廣泛閱讀大國工匠傳記和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等方面書籍,弘揚工匠精神;加強中華傳統經典、紅色經典和當代經典閱讀,增強文化自信;加強科學普及、科技史、科學發展趨勢方面的閱讀,培養科學素養、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3.拓寬工作渠道。舉辦讀書心得報告會、主題班會,組織開展讀書征文、筆記交流、手抄報、朗誦等多種活動,推動教師與學生同書共讀、同學共進。發揮“百姓學習之星”“讀書標兵”等榜樣示范作用,幫助學生激發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用好校園宣傳欄、廣播站、新媒體平臺等,線上線下結合,展示交流學生閱讀成果。

          ??(五)“文明風采”活動

          ??1.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專題講座、實踐研學、主題研修等方式,面向全體師生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圍繞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等主題,積極開展各民族學生共同參加的學習教育、技能競賽、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引導學生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2.維護身心健康。緊抓開學季、實習季、畢業季等,開展知識講座、拓展訓練、團體輔導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育學生自立自強、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統籌推進校園陽光體育活動、愛國衛生運動、抗艾防艾行動等,加強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結合全國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交通安全日等,開展安全教育主題活動。上好“開學第一課”,用好班級活動陣地,強化行為規范養成、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切實開展防拐賣詐騙、防性侵、網絡安全、文明上網、禁賭禁毒、防災減災救災等方面教育。中職學校發揮好法治副校長作用,加強法治教育、防欺凌教育。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第十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系列活動。

          ??3.提升綜合素養。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要求,用好合作企業、科技館(園)等資源,提升學生網絡素養、數字素養。結合軍訓、老兵宣講活動等,推進國防教育、雙擁宣傳。通過“光盤行動”、義務植樹、“節糧節水節電”等活動,深化生態文明、環境保護、國土綠化、節能低碳、反對浪費等方面教育。實施美育浸潤行動,舉辦校園“技能節”“文化節”“藝術節”。持續推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學習簽署踐行活動。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統籌部署。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專題部署,完善“校校組織、班班活動、人人參與”的工作機制,推動育人活動在中等高等、公辦民辦職業學校全覆蓋。各職業學校要制訂德育校歷,緊抓重要紀念日和各類“教育周”“宣傳周”等,針對性開展育人活動,做到“年有計劃、月有安排”;注重課內課外一體、校內校外聯動、線上線下結合,將育人活動與思政課實踐教學、學生管理、職業指導等工作整體設計、一體推進;引導全體教職工踐行和弘揚教育家精神,積極指導、參與學生活動;創新評價方式,將學生參與育人活動的情況和表現納入綜合評價。

          ??(二)加強宣傳推廣。各地、職業學校要精選活動優秀案例,通過“三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宣傳展示,講好職教故事;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防止“低級紅”“高級黑”。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以下簡稱職成司)將依托人民網征集職業學校師生“黨報領讀員”,邀請學校共同策劃錄制相關視頻;依托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職教中心)、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分專題征集各地、職業學校開展活動的優秀成果,適時宣傳推廣典型案例。

          ??(三)注重總結改進。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分階段總結本地區活動情況,及時開展經驗交流活動,研討有效模式、匯編優秀成果、推廣典型經驗、改進工作不足。職教中心將及時匯總各地工作情況,適時組織交流分享,協助做好全年總結。

          ??請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于2025年9月30日前提交前三季度總結材料,電子版發送至指定郵箱??偨Y材料包括:本地區開展系列育人活動的方案或通知、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包括基本情況、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建議等)、活動開展情況統計表。有意愿參與策劃制作讀黨報活動相關視頻的學校,可與人民網聯系。

          ??附件:2025年活動開展情況統計表

          教育部辦公廳

          2025年6月6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德育貫穿于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

          仲夏時節,遷西職教中心校園內文明之風勁吹。

          6月16日上午,文明禮貌月活動正式啟動,全校師生以飽滿熱情奏響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青春樂章。

          德育處副主任王立群主持本次活動。

          高位引領,思政鑄魂樹新風

          啟動儀式上,校長楊東以“成湯王代民求雨”的千古仁君典故切入,結合近日在裝備制造系調研時目睹的師生彬彬有禮之風,生動詮釋了文明禮儀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現實價值。

          他強調:“文明禮貌不僅是個人修養的‘必修課’,更是職教學子走向社會的‘通行證’。全體師生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德善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將大思政課程建設與校園德善文化深度融合,讓校園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課堂,著力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span>

          多維聯動,知行合一踐德善

          副校長侯振華宣讀《遷西職教中心文明禮貌月活動方案》。

          根據活動方案,本次文明禮貌月構建“三位一體”實踐體系:
          潤心。通過主題班會、校園廣播《弟子規》誦讀、德善文化宣傳欄等載體,打造沉浸式育人場景。各班級以“文明禮貌,從我做起”為主題開展案例研討,引導學生明德守禮。
          正行。組建學生文明監督崗,在教學樓、食堂等區域開展行為糾察,對尊師重道、互助友愛等典型事跡張榜表揚,讓文明規范成為校園“新時尚”。
          育才。創新融入法治教育,舉辦“學憲法講憲法”演講比賽,將憲法精神與工匠精神有機融合;開展文明班級量化評比,通過環境衛生、禮儀風貌、好人好事“三維度”考核,激發集體榮譽感。

          德技并修,文明花開別樣紅

          作為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遷西職教中心始終將德善文化建設作為育人主線。

          此次活動既是對學校德善文化的生動踐行,更是對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理念的深化拓展。學校將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讓“精于技、篤于禮”成為職教學子的鮮明標識。

          遷西職教中心以文明禮貌月為抓手,探索出一條“思政教育+職業素養+傳統文化”的育人新路徑。當德善之風吹拂校園,當文明之花綻放青春,新時代職教學子正以昂揚姿態,在技能報國的征程上書寫著屬于這個時代的文明答卷。

          文明花開別樣紅

          圖文編輯:張賀慶

          責任編審:谷麗敏

          來源:遷西職教中心

          2025年6月10日至14日,灤南職教中心綜合部24平面班的同學們在班主任周立強老師的帶領下,將課堂所學融入實踐,對校園操場旁的墻垛進行了創意美化,讓原本單調的墻面煥發藝術生機。

          此次美化活動中,24平面班的同學們結合專業特長,從設計構圖到調色繪制,全程自主完成。他們運用課堂所學的知識,在墻垛上繪制出富有創意的圖案,使校園環境更加生動活潑。班主任周立強老師表示:“這次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讓他們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成就感?!蓖瑢W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實踐,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結合點,同時也為美化校園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操場旁的墻垛已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了不少師生駐足欣賞。當知識不再局限于課本,而是化作墻垛上綻放的“花瓣”,是學?!白屆總€孩子都有學上,都有技能,都有未來”辦學理念的生動體現,既裝點著校園,也裝點著學生們的成長之路。

          作者:李高陽 王琪玥

          來源:灤南職教中心

          綜合部

          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是唐山市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專業教研組單位。為進一步提升教學整體水平、夯實專業建設根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25年6月13日,該校組織開展了全市中職學校護理專業教研組專業能力提升研討活動,各縣區17名中職學校護理專業骨干教師和部分護理行業專家參加。

          活動由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副校長韓志海主持,校長冷建增致辭,教研組長楊小英介紹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創新實踐與典型經驗。

          行業專家代表—豐潤區中醫院護理部主任王亞坤做了《擁抱變革 迎接未來》的專題報告。她聚焦護理行業發展新趨勢,重點分析當前就業市場對中職護理人才的需求變化,并就中職院校學生面臨的職業發展機遇與挑戰、核心能力培養等關鍵問題提出專業建議,為護理專業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行業參考。

          研討活動中,唐山實驗中專郝楊老師和金橋中專邸樂軍老師交流本校護理專業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情況,唐山弘毅中等職業學校朱鑫言老師就職教高考發言,灤州衛校王志平、范會楠老師分享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和學生技能競賽中的寶貴經驗,豐潤職教葛帥老師展示護理教學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豐潤職教教務處主任史艷亮解析了課題研究和如何申報教學成果。教研組共同確定了2025年唐山市中職護理技能競賽項目和標準。

          3個多小時緊張而充實的交流研討,既分析了唐山市中職護理專業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又展示了該專業的蓬勃發展和巨大潛力。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將攜手共進,為推動唐山市中職學校護理專業教育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豐潤職教中心

          6月16日,樂亭職校報告廳內氣氛熱烈,一場以“揚帆‘企’航,‘職’引未來”為主題的2023級學生就業實習培訓會暨長城汽車天津分公司招聘宣講會在此舉行,部分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共探職業發展新路徑。

          培訓會上,學校副校長王慶勝著重強調了職業學校實習工作的重要價值。他指出,實習是學生接觸行業前沿、了解企業文化與工作流程的關鍵窗口,不僅能幫助學生明晰職業發展方向,更能在實踐中積累寶貴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為未來職業發展筑牢根基。

          就業辦副主任王世林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企業用人標準及崗位技能需求展開分享。通過豐富的案例解析與直觀的視頻展示,他生動還原真實職場場景,讓學生對未來職業環境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長城汽車天津分公司的企業代表結合自身職業成長經歷,為同學們詳細講解職業發展路徑,鼓勵大家樹立遠大理想,腳踏實地,把握實習機遇,在企業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企業代表的分享激發了同學們的熱情,在互動環節,大家就生活保障、工作環境、工作時長、薪資待遇等關心的問題積極提問,企業代表一一耐心解答,現場交流氛圍熱烈。

          此次活動是樂亭職校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協同育人的重要實踐?;顒訛榧磳⑻ど蠈嵙晬徫坏膶W子搭建了近距離了解企業的平臺,幫助學生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深刻認識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為實現高質量就業、開啟職業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審核:聶文普

          來源:樂亭職校

          就業辦

          為深入挖掘技能大賽的育人價值,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與專業素養,推動課賽深度融合,為即將到來的市賽、省賽蓄力,5月27日下午,遵化職校教務處精心組織開展了技能大賽課賽融合培訓活動。 

          此次培訓由曾參與2024年度河北省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國培項目技能大賽課賽融合研修的姚瑤老師主講,全體相關教師積極參與,學習熱情高漲。

          培訓中,姚瑤老師從賽項改革、備賽要求、案例分享、評分要則四個方面展開,詳細講解,并結合具體案例,闡釋如何將技能大賽評分標準與考核要點融入課程教學評價,切實達成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標。 

          參訓的教師們紛紛表示,此次培訓不僅深化了對技能大賽課賽融合的理解,更收獲了寶貴的經驗與方法,為后續教學與備賽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導。

          培訓尾聲,教務處主任馬松強調,技能大賽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課賽融合是提升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水平的關鍵舉措,希望全體教師以此次培訓為契機,積極探索課賽融合新模式、新方法,持續提升教學能力與專業素養,為學生成長成才及學校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本次培訓為遵化職校教師們搭建了學習交流平臺,進一步激發了教師們參與技能大賽、推進課賽融合的熱情。相信在全體教師們的攜手努力下,學校定能在未來市賽、省賽中再創佳績。讓我們攜手同行,以技能筑夢、賽教相長,共同書寫遵化職校職業教育新篇章!

          審核:孟凡正

          公眾號編輯:王剛

          稿件來源:遵化職校

          教務處-徐麗靜

          本站客服
          回到頂部
          国产jizz中国jizz免费看